压痛出现时,一般都会伴随相对应的椎骨小关节错位。
1、棘突间隙压痛点:即在上下棘突之间凹陷处压痛,主要见于椎间盘突出及棘间韧带损伤(或劳损)等。
2、棘突压痛点:即在棘突处压痛,在扭伤情况下,多系棘上韧带损伤,跌伤或撞击伤时,尚可见于棘突骨折(较前者少见)。
3、棘突旁压痛点:即在棘突之两侧1~1.5㎝处压痛,此系脊神经根背侧支受累之故,主要见于椎管内疾患,以颈椎病发作期,椎间盘突出症等。
4、颈肩部压痛点:枕大神经受累时,压痛点位于乳突和枢椎之间,前斜角肌症侯群则位于锁骨上窝;肩周炎时多位于肩关节及冈上肌处等。
5、背部压痛点:胸背部纤维质炎时,压痛点位于胸7—9棘突处;胸椎结核时一般在病节椎骨棘突出。
6、腰肌压痛点:以下方髂嵴之腰肌附着点处为多见,或见于棘突之两侧,并伴有侧向肌张力试验阳性(即向肌张力增加的一侧时疼痛加剧)。
7、第3横突压痛点:主因腰椎第3横突肥大以致侧方绕行之神经根(或后支)受压所致。
8、坐骨神经出口压痛点:相当于环跳穴出,如坐骨神经盆出口处有粘连、狭窄等病变时,则可出现明显压痛及沿坐骨神经放射痛。
9、骶髂关节压痛点:可双侧或单侧表现压通征,前者多见于产后致密性骶髂关节炎,后者以骶髂关节结核及外伤者多见。
10、臀上神经出口压痛点:介于坐骨神经出口上方2-3㎝处,并向骶部放射,多见于局部纤维组织炎者。
11、梨状肌压痛点:介于坐骨神经出口及臀上神经之间的横条狀压痛点,主因黎状肌纤维质炎或外伤所致,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12、腰三角形区压痛点:即在第4、第5要椎旁6--8cm处可触及点状压痛或皮肤过敏区,此主要由于腰深筋膜纤维质炎或脂肪脱垂(中年妇女为多见)致使末梢神经受卡压所致。
如果压痛出现,建议大家最好找到专业的正脊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查诊断及治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蒋学超博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