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有问题,快来看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临床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绝对卧床,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理疗,硬膜外封闭;手术治疗方法:开窗髓核摘除术。

症状

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性神经痛、下肢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症状减轻,站立时症状较轻,坐位症状较重。腰椎间盘突出较重者,常伴有患下肢的肌萎缩,以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多见。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时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鞍区麻木、足下垂。部分患者有下肢发凉的症状。整个病程可反复发作,间歇期间可无任何症状。

临床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绝大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仅有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病史超过半年,经过严格保守治疗至少6周无效;或保守治疗虽有效,但症状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2.首次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者,患者因疼痛难以行动及睡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3.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膀胱症状;

4.中年患者,病史较长,影响工作或生活;

5.病史虽不典型,经脊髓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显示硬脊膜明显充盈缺损或神经根压迫征象,或示巨大突出;

6.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者。

康复治疗

1.治疗原则

(1)急性发作期:此期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明显,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时间不应超过1周;活动时可借助腰围固定;理疗时禁用温热疗法;牵引距离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手法治疗以肌松类手法为主;应避免腰背部的等张运动训练。

(2)恢复期:可用温热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手法治疗以松动手法为主,如推拿的旋扳手法;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训练,改善腰椎稳定性;鼓励适度活动;避免可能加重症状的体位和姿势;减少腰背受力,改善工作环境,预防疾病复发。

七招自我锻炼的方法:能够使处于缓解期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达到自我康复和锻炼,能够缓解疼痛。本方法除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康复锻炼外,对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骶髂关节病症等亦有一定的康复治疗作用。

工具:硬板床或者是瑜伽垫

方法一、半俯卧撑   

准备姿势:俯卧位,双手置于肩部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以两髋部为支点,双上肢逐渐用力撑起身体上部,使腰脊柱后伸。待双臂完全伸直后略停片刻,然后松臂撤力,使身体回落,恢复至准备姿势。   

功效:缓解腰部肌群紧张,改善腰椎生理曲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平腰畸形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骶髂关节前脱位、腰椎滑脱、腰痛较剧者禁用。

方法二、弓虫伸腰   

准备姿势:俯卧屈膝位,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两臂沿床面后移,肘关节屈曲,以肘膝部为支点,肩髋部为轴,支撑起身体,同时屈膝屈髋至极限,使臀部后坐,腰部后弓。略停片刻后,使身体重心前移,腰部向下,双肘臂沿床面前移,使脊柱从腰到背、颈依次伸展,身体回落恢复预备姿势。   

功效:调整脊柱的屈伸活动,恢复生理弯曲,放松背腰部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肩、肘、髋、膝关节的活动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关节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椎弓根骨折、腰痛剧烈者禁用。

方法三、直腿抬高   

准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单侧下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缓缓抬起,当抬高至最大限度时,稳定片刻,然后缓慢下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可单侧肢体操作,也可双侧交替操作。   

功效:缓解腰痛,减轻下肢麻木,恢复腰肌及下肢力量。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腰椎滑膜嵌顿者慎用。

方法四、垫拳摆髋

准备姿势:仰卧位,屈膝屈髋,两腿并拢。双足掌着于床面,双手握拳置于腰部脊柱两侧(拳背朝上,示指、中指、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与腰部竖脊肌外缘相接触)。   

动作要领:双下肢主动发力进行左右摆动,使垫于腰部两侧的双拳对腰部及局部穴位形成局部性按压刺激,在摆动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双拳,调整刺激的部位。本法也可单侧使用。   

功效:缓解腰部板结症状,减轻腰部疼痛,调整腰骶部小关节紊乱等。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骶髂关节后错位、腰肌劳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者禁用。

方法五、运髋舒腰

准备姿势:仰卧位,一侧上肢屈肘抬肩将小臂置于枕后部,另一侧手臂伸直,双下肢伸直放松。   

动作要领:将置于头后同侧的下肢屈髋屈膝,外展外旋髋关节至最大限度时伸髋伸膝,然后再屈髋屈膝并略内旋髋关节,使髋关节得到圆周式运转。可两侧交替操作,也可单独一侧操作。   

功效: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同侧腰部肌肉力量,恢复肌肉外平衡,改善下腰痛症状。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髋关节疼痛较剧、急性腰扭伤、髋关节脱位、髂胫束损伤者慎用。

方法六、撑体震腰

准备姿势: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双下肢屈髋屈膝,足掌置于床面。   

动作要领:双手臂微用力上撑,使腰臀部离开床面3~px,略停片刻,放松腰臀部,使其自然落于床面,以震荡腰部。   

功效:松解粘连,调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缓解下腰部麻木症状。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者禁用。

方法七、飞燕点水 

准备姿势:俯卧位,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伸直。   

动作要领:以腹部为支撑点,双下肢尽力后伸的同时,头与身体上半部尽力上抬,像燕子点水一样,俗称“两头翘”。本动作可反复操作数次。因难度较大,应酌情练习。   

功效: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减少腰背部肌肉、韧带、小关节、椎间盘等受力,恢复腰部前后软组织协调平衡。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痛较剧、腰部活动受限、腰椎后弓、骶髂关节前脱位者禁用。

针灸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以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取穴,可选择夹脊穴、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命门穴、阿是穴。









































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kwsh.com/jbys/5741.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