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简述腰五针在临床中的运用
腰五针

导语:“腰五针”医院针灸专家周德安主任医师,在多年治疗腰腿痛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有效方穴,包括双大肠俞、十七椎下和双秩边共三穴五针。

简述:周德安医师的针法,在临床用此法治疗腰腿痛,累试之辄验,方中大肠俞、十七椎下位于腰骶关节附近,是腰部活动的枢纽,经络气血都比较丰富,因此刺灸此三穴可以通经活络,运行气血。大肠俞属膀胱经,膀胱主表,与肾相为表里,因此又有补肾散寒、解表通络之功。十七椎下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属于督脉,督脉贯脊属肾,腰为肾之府,故该穴可以强腰壮肾、补肾散寒。秩边亦为膀胱经的穴位,是肾府的临近穴,可以补肾散寒。周德安教授认为该穴通络止痛作用强于环跳穴。三穴合而用之,左右共五针治疗腰腿痛,每每收到较好效果。

腰五针治腰腿痛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穴取“腰五针”——双大肠俞、十七椎下、双秩边。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0.35毫米×50毫米一次性无菌毫针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5次为一疗程,每日一次。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本病可见于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部扭挫伤等。多因肝肾亏虚或久卧寒湿或强努持重,扭伤、挫伤等等引起,主要症状为腰痛或腰痛伴下肢麻木,本病多与天气变化有关,劳累后可加重。

大肠俞

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

  

 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5寸处取穴,约与髂嵴高点相平。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经过。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呈纺锤形。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还有输尿管由肾门行经到盆腔。

功能: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主治病症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2.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3.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方例

  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2.向下平刺2~2.5寸,透小肠俞,局部酸胀,针感可向骶髂关节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0~5分钟。

秩边穴

秩边-体表图(点击放大)

[定位]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深层当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主治]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5~2寸。

[配伍]配委中、大肠俞治腰腿疼痛。

十七椎的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在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中,穴区浅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

①腰腿痛、下肢瘫痪;②崩漏、月经不调;③小便不利。

直刺0.5~寸;可灸。

杏林绿色传媒经典文章回顾,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kwsh.com/zzzl/1326.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