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把生物安全纳入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让“生物安全”成了热点话题之一。

面对这场生物安全“大考”,

广州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稳定

三个“战场”同时发力,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

筑牢安全屏障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公共卫生安全正是生物安全的一部分。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公共卫生工作聚焦安全屏障,坚持预防为主,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今年,广州将进一步完善各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健全完善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在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上,广州将继续加强实战化演训和卫生应急区域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能力。

请牢记

这些公民卫生应急素养,牢记可救命:

1.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公民应主动学习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家庭常备应急用品。

2.周围出现多例症状相似的传染病或中毒患者时,应及时向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3.公民应积极配合医疗卫生人员采取调查、隔离、消毒、接种等卫生应急处置措施。

4.从官方渠道获取突发事件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科学理性应对。

5.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时,政府可根据需要依法采取限制集会和人员活动、封锁疫区等强制性措施。

6.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可能传播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尽量避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从事饲养、加工、销售等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7.应按旅游部门健康提示,慎重前往传染病正在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从境外返回后,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旅行史。

8.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需要提醒的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将被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创造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广州模式”

2月7日,广州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过程中健康发展的十五条措施,保障中小微企业良好运转和健康发展。其中,前4条都是金融支持措施。

这是广州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经济金融秩序。

作为全国地方政府中第一家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在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及带领下,坚持科技监管定位,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监管科技建设完善金鹰系统,持续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及研判应对能力,至今已取得良好实践成效,在年协助广州市实现网络借贷行业“零爆雷”,创造了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的“广州模式”。

“我们根据地方金融业态业务特征分别建设监测预警模型,按照风险分级预警机制,实现动态评级和精准预警。”防控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防控中心已完成广东省全覆盖及广州市11个区全面对接,并实时监测市内12余万家目标企业风险,至今已成功预警多起重大风险案件。

在辅助监管地方金融业态方面,防控中心非现场监管平台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辅助监管部门实现穿透式监管,解决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工作遇到的信息获取不及时、数据真实性存疑、人手不足等痛点,并通过对报送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向监管部门提供行业分析报告,为现场监管检查和风险处置提供线索和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防控中心利用风险处置管理平台,对处置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在全省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持续监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风险化解不反弹,辅助省及各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风险实现有力控制。

余吨疫情特殊垃圾处理“零感染”

垃圾处理关乎生态安全,亦关乎城市公共环境运行安全,是一项城市环境“兜底”保障工程。疫情期间,广州环投集团全力接收处理疫情防控专项生活垃圾,为抗疫一线解决后顾之忧,并有序推进重点民生建设项目复工,确保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两手抓、两手硬”。2月18日,兴丰应急填埋场正式开工,标志着环投集团18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

如何确保全市生活垃圾以及疫情防控专项垃圾日进日清、%无害化处理?广州环投集团主动承担全市疫情期间的特殊生活垃圾,制定特殊垃圾处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探索形成了特殊垃圾专人专车运输、专区处理的方式,特殊垃圾全面消毒的战“疫”方针,筑起疫情防控的环境安全壁垒。

口罩作为抵御病毒入侵的重要防线,疫情期间消耗量与日俱增,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口罩。如若处理不当,容易成为二次污染源。广州环投各资源热力电厂、填埋场在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及餐厨垃圾处理的基础上,全力接收处理疫情防控专项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观察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居民分类投放口罩以及医疗垃圾蒸煮或焚烧后的残渣等。

在特殊垃圾处理过程中,各资源热力电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防疫安全。垃圾卸料时,加大垃圾储坑负压值和卸料大厅换气次数,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不溢出。对疫情防控专项生活垃圾采取即到、即卸、即烧处置,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实现无害化处置。在处理隔离区垃圾、废物过程中,严格控制炉温,保证炉温不低于℃、热灼减率小于5%,烟气排放指标严格按环保相关要求执行。

数据显示,今年1月23日至4月9日,广州环投集团共处理生活垃圾.5万吨,日均处理1.5万吨,运输餐厨垃圾.29吨;2月4日至4月9日,共处理疫情特殊垃圾.7吨,创造了特殊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理人员“零”感染的安全战绩。

科技是广州战“疫”的硬核力量

科技是生物安全重要战略支撑。

面对疫情来袭,广州用科技筑盾,打造疫情防控“硬核”武器,同时为复工复产后的城市保驾护航。研制出全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超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发诊断准确率达94.9%的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老药新用”筛选出磷酸氯喹、快速复产上市首批50万片;率先应用公交人脸测温,推出公交车厢高密度载客自动报警……5G网络、远程医疗、云视讯、大数据报告、人工智能检测等多项“黑科技”也相继投入战场。

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广州生物医药企业多家,其中生物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0家。接下来,广州将加快推进生命科学、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布局,提高疫病防控的战略储备能力。

精准施策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复工复产,是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抓手,其成效关乎市场稳定运行,也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

特殊时期,广州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经济发展开始按下“快进键”。广州实行市领导对口联系重点企业制,从1月29日起,设立27个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驻厂五人小组”,实时实地协调解决企业的生产资质、资金、用工、原材料等问题超项,保障各类防疫物资生产供应。

据了解,截至4月12日,全市“三必需”企业复工率达%,“四上”企业复工率达99.4%,汽车、石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融业和法律服务均实现%复工。全市个在建市“攻城拔寨”项目已有个复工,复工率达99.6%,其中80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已%复工。全市12条续建地铁线路个工点已实现全部复工。

原标题:《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rkwsh.com/hbyx/15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