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已经正式向我们走来,初秋的那一股透心凉也直刺毛孔;秋老虎也被这几阵披星戴月的秋雨淋到没有一丝威风。各地气温由之前的30℃-35迅速回温到15-20℃,而这正是草莓定植的最佳时期,各地莓友都在这紧要关头,为全年的草莓丰收打响了冲锋献阵的保卫战,定植相对较前的已成活,有的还正处在缓苗期,而更多的是正在定植移苗中,第一个梅友种植户都想争个早,早定植早上市,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定植移栽后是草莓生命周期中的的一个脆弱的阶段,容易染病死苗,但也是早熟栽培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水分管理是重点,同时还要促进其新根生长和不断增加花芽,因此本月主要任务是:草莓定植三部曲,养根,壮苗,促成活,为丰产早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打一场有把握的硬仗。
定植前期的一个月内,保证成活、提高成活率是先前条件;而成活和养根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养好根才能成活,只有成活了才能更好的养根,接下来才是壮苗;壮苗就关系到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以及花芽分化的早晚,上市时间也息息相关。
一、养根与促成活的双重戏,开启草莓生长之旅;
浇好水遮好最是成活的保障措施;如果不尽快成活其它都是无从谈起,因此定植后水分管理是重点,移栽后第一次定根水要浇足浇透,加速秧苗根系与棚内土壤的结合,同时降低地温,有利于缓苗。以后2-3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此时心叶便会竖起来,这几天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第4天到第7天,每天傍晚浇水1次,此时会陆续长出1~2毫米长的白色细根。便可逐渐减少浇水量,7天左右当新叶开始生长说明已缓苗成活,可停止浇水,不旱不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湿润即可。
草莓苗浇水移栽定植时如遇烈日晴空,为减少水分蒸发和保水保墒,可适当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避免强光照射和高温影响草莓苗的缓苗以及成活,一般定植后选择3针的遮阳网即可,不可过度遮阳,以上午11点至下午2点为宜,一般不要全天覆盖,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同时适当的光照会促使其根系更快、更深地生长。一般的做法是:晴天遮,阴、雨天不遮;中午要遮,早晚不遮。但从第3-4天开始逐渐缩短遮荫时间,定植后7天完全去掉遮阳网,过度遮荫不利于草莓苗生长。
二、养根与壮苗的交响曲,踏上欢歌笑语的丰收路;
草莓缓苗成活后进入快速营养生长阶段,均衡施肥能保障种苗健康、有序生长。移栽10天左右待到白色新根开始生长时,此时可酌情施入促进生根的菌肥,如海藻类、腐殖酸类,EM菌及净土客等,这些能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缓苗,有利于根系下扎,防病壮棵。
当2张新叶完全打开后可再浇一次高磷水溶肥2-3kg/亩+海藻类+枯草芽孢杆菌(用量根据产品说明来定),用水不低于ml/株。
养根管理三、壮苗促长的独奏乐曲,迎接丰收喜悦的满堂红。
苗栽好后前7-10天只需要保持箱面湿润,促进草莓快速缓苗,7-10天的缓苗期停止补苗、喷施叶面肥。缓苗期除了浇水外,建议不要摘叶、除草等,以免影响成活,缓苗期间不随意用药用肥。
缓苗期过后就是草莓迅速生长的阶段,追肥时要特别注意氮肥施用量,氮肥过多易引起种苗徒长,不利于花芽分化。如成活后因温度高,土壤墒情好,苗子出现徒长现象,可及时通过控水,增施磷、钾肥缓解,一般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钙镁硼叶面肥进行控旺。如果以上无法控制那么可叶面喷施药剂。如可以用至亮(戊唑醇.咪鲜胺)进行控旺。(用量根据植株长势和所选药剂含量来定),目的是防止苗营养生长过旺导致花芽推迟。抑制剂量一定要少,不可过量。
草莓苗四、缓苗后适当控水去老叶
当3张新叶完全展开时开始适当控水,第三张新叶冒头时开始剪掉原来已老化枯萎的叶片,保留功能叶2-3片,减少营养消耗,促进花芽分化。及时去掉老化的叶片会促进新叶的生长,
剪老叶后必须立即打药。可用吡唑醚菌酯倍+溴菌晴倍喷雾,注意喷雾时喷透植株茎基部和周围土壤。
草莓控水管理五、防病治虫
移栽时没有蘸根的苗子,待第一片新叶开始生长时开始重点防治根腐病和炭疽病。因为这两种病害预防为主,一旦发病治疗不太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灌根
病原体防治药物:
①2.5%咯菌晴倍+精甲霜灵锰锌倍+45%咪鲜胺倍;
②25%嘧菌酯倍+99%恶霉灵倍,2组药剂间隔3-5天,每株灌水量不低于ml。
提示一下:灌根时水量一定要足。
9月也是草莓虫害发生为害频繁时期,病害除炭疽病、根腐病外,还有白粉病、叶斑病(蛇眼病)、黄萎病等。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地老虎等。
从缓苗后到盖地膜前应该把所有病虫害防治到最低发生状态,7天一次杀菌剂,15天一次杀虫剂,杀虫剂和杀菌剂最好分开使用。杀菌剂最好是保护和治疗相结合,比如:代森锌(保护)+苯醚甲环唑(治疗)+中生菌素(细菌)。
1、此时要注意天气,阴雨天气容易诱发叶斑病等,建议在定植后10天左右使用噻唑锌喷洒1次,也可以使用中生菌素,申嗪霉素等预防细菌性病害发生。
2、炭疽病发病时可交替使用可用42.4%唑醚·氟酰胺(健达)8ml/桶,或者25%吡唑醚菌酯(凯润)1-2袋/桶。
3、白粉病可使用30%翠泽(30%醚菌·啶酰菌)0倍液或健达(42.4%唑醚·氟酰胺)倍在发病中心及周围重点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药剂每次打的时候各选一种搭配使用,每种药剂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
虫害防治:
蚜虫、蓟马: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胺腈
夜蛾:康宽、甲维盐、倍内威、维瑞玛、(后两种可以兼治蓟马)
螨类:联苯肼酯、宝卓、丁氟螨酯、噻螨酮
芽线虫:1.8%阿维菌素倍+敌百虫倍喷心;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2.5%高效氯氟氰菊酯倍浇施。